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热点资讯 > 行业新闻 > 详细信息
怎样避免感染机上病菌?改变登机策略至关重要
作者:admin 来源:民航资源网 发布时间:2017-08-09

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群旅客装进一个大锡罐里,然后在客舱中充入循环空气,你就得到了帮助传播各种传染病的简单配方。

  航空旅行不仅是运送旅客的有效方式,对于传播疾病也很有效。但是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降低感染率的最优化方法。

  当你带着肮脏的病菌旅行归来,很多因素会导致感染的不幸——从飞机客舱空气质量到飞行时长,从接触人群到排队等待登机等等。

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虽然飞机使用的循环空气占到50%的比例,但是再高效的过滤器也会残留诸如细菌、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。

  除去常见的预防措施,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潜在的病人才是感染的最大风险。

  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,旅客的登机方式以及如何分配机上旅客,对于机上病原体的传播会产生巨大差别。

  “有直接证据表明商业客机内部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,包括SARS、肺结核、麻疹和诺如病毒。”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说。

  现在,仅仅坐在流感病人旁边不会让你自动得病——这里有很多不可测因素在内,数学家称之为随机性。

  为了研究传染病的传播,研究者使用了随机传染病模型。科研小组将这一模型和“行人动力学”结合——就是旅客登机,找座位坐下,以及后续下机的全部运动。

  虽然科研人员已经对这些过程有所研究,但是仍然使用所想到的最优方案——即通过不同的登机策略,减少旅客登机与到达的次数。

  在该个案研究中,研究小组通过假设模型中的传染物质为埃博拉病毒,分析这种近距离接触疾病是如何在飞机上传播的。

  “我们假设飞机上已经有一名旅客感染了埃博拉病毒。”研究小组在研究报告中写道。

  “然而这名机上患病旅客并未被发现;因此,我们试图改变他在所有旅客中的座位次序。”

  所以如果你不想看到大多数人感染埃博拉,究竟哪种座位次序才是最好的?

  令人惊讶的是,航司通常采用的登机策略不是最有益的。旅客们通常被要求按照前、中、后三部分的顺序登机就座,直接导致旅客们积压在过道中,增加了他们密切接触的时间。

  根据该小组的研究数据,最好的办法是将飞机分成两个区域,然后在各自区域内随机登机就座——这使得传染病感染率下降到40%。与之相比的是传统的三区域策略,其感染率高达67%。

  该小组将研究成果覆盖多种常见机型,从小型飞机到大型飞机,均证明了这一模型成功有效。

  但是飞机尺寸大小的效果也十分明显,知道这一点更为实用。研究者发现150座以内的小型飞机在降低感染率方面更为奏效。因为机上旅客数量更少,所以登机就座的时间就更短,患病旅客的传染半径也更小。

  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阿努杰·穆巴里(Anuj Mubayi)这样说:“在传染病爆发期间,使用小型飞机运送旅客可以大幅降低传染几率,而不用完全禁飞向特定目的地。”

  即使你对于埃博拉病毒完全不担心,这一研究模型也可以用在其他常见的近距离接触传染病上,比如流感,甚至是常见的感冒。

  研究人员这样总结:“这种一般模型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直接传播疾病,或者是人口密集的区域。”

 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航空公司们相信科学,让我们在可能最坏的出行时节——比如旅游高峰远离飞机上患病的困扰。(本文编译自ScienceAlert)